近期A股市场交投活跃,沪指在3600点反复,素有“市场风向标”之称的券商板块也展现出较强的市场表现。
不少投资者朋友关注这一轮券商股的活跃态势是否能延续。今天我们就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探讨一下。
一、业绩显著增长,构成基本面支撑
今年上半年,上市券商业绩整体表现亮眼。根据公开信息,至少28家上市券商发布了业绩预告或快报,普遍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大部分券商预告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其中申万宏源、国泰海通等头部券商预增幅度超过100%,国联民生、华西证券等公司因低基数及业务整合等因素,预告增幅更是超过10倍,增幅显著。
以国联民生为例,其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11.29亿元,同比增加约10.41亿元,增幅约1183%。华西证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区间为4.45亿至5.75亿元,同比增长1025.19%-1353.90%。
支撑业绩增长的核心因素在于资本市场的回暖。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带动市场活跃度提升。
这直接促进了券商自营投资业务收入和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的大幅增加。此外,部分券商如国联民生受益于整合效应,业务协同带来增长动能。
二、多重利好因素交织,提供潜在动力
1. 基本面支撑有力: 市场交投活跃是券商业绩增长的基石。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证券交易印花税达785亿元,同比增长54.1%,直观反映了市场热度。若下半年资本市场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券商业绩有望获得持续支撑。
2. 资金配置存在空间: 根据公开研报分析,二季度偏股型基金对非银金融行业的配置仓位约为1.5%,相较于其在全A股中的权重比例,存在约4.3个百分点的低配空间。这表明从资金配置的角度看,券商板块未来具备一定的增量资金流入潜力。
3. 政策引导优化结构: 近期发布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将净资产收益率(ROE)的最高加分值提升,并取消了对营业总收入指标的考核。这一调整意在引导券商更加注重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优化业务结构,有助于行业中长期的高质量发展。
4. 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多数券商股的市净率(PB)在1倍左右,处于历史估值区间的相对低位水平(例如:东吴证券约1.25倍,华泰证券约1.08倍)。同时,部分券商如6家左右的公司,其股息率已超过2%,高于同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显示出一定的配置吸引力。
三、热度之下,潜在风险仍需留意
尽管券商板块近期表现强势,投资者也需理性看待其中蕴含的波动风险:
1. 短期累积一定涨幅: 数据显示,券商指数自4月8日低点至7月25日,累计涨幅达到26%,在较短时间内积累了不小的上涨幅度。部分前期介入的资金存在获利了结的可能性,市场情绪变化或阶段性调整可能引发股价波动。
2. 行业竞争加剧与周期性: 证券行业竞争格局日益激烈,新参与者的进入和业务同质化可能对传统业务的利润率形成压力。
更重要的是,券商的自营投资、经纪等核心业务与市场行情高度相关,市场若出现显著回调,相关业务收入和业绩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考验。
总结:
综合来看,券商板块凭借上半年显著的业绩增长以及政策、估值等多重因素的支撑,其后续动向备受市场关注。然而,证券行业固有的强周期性和竞争压力,加之短期涨幅积累,意味着投资风险始终存在。
投资者在决策时,应保持理性,审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公司基本面变化。
配资股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